沪甬医疗协同创新里程碑:宁波太学眼科ICL临床合作认证中心正式启动
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24
 4 月 20 日,宁波太学眼科迎来屈光诊疗领域的历史性时刻 ——ICL 临床合作认证中心授牌盛典暨上海专家学术分享会 圆满举行。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宁波太学眼科在高端近视矫正领域正式接入国际标准化诊疗体系,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激波教授的不定期会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原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吴莹教授的不定期坐诊机制,更开创了 上海宁波同质化诊疗 的全新模式,为百万甬城近视患

  4 月 20 日,宁波太学眼科迎来屈光诊疗领域的历史性时刻 ——ICL 临床合作认证中心授牌盛典暨上海专家学术分享会 圆满举行。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宁波太学眼科在高端近视矫正领域正式接入国际标准化诊疗体系,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激波教授的不定期会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原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吴莹教授的不定期坐诊机制,更开创了 上海宁波同质化诊疗 的全新模式,为百万甬城近视患者带来与一线城市同步的精准医疗服务。

  授牌仪式上,STAAR Surgical公司代表徐馨蓓经理将象征技术权威的 ICL 临床合作认证中心 铭牌郑重授予宁波太学眼科,开云注册注册院长李长兵教授与本土专家代表-宁波市第一医院眼科中心余威德主任共同上台接受铭牌。这一认证涵盖技术设备、诊疗流程、专家资质等多项国际标准。据了解,宁波太学眼科为此投入设备矩阵,构建起 术前20余项精准评估 — 术中微米级操作规范 — 术后终身随访管理 的全周期质控体系。宁波太学眼科李长兵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认证中心的成立,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背书,更是我们响应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破解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具体实践。我们将以此为支点,打造辐射浙东的眼健康服务高地。

沪甬医疗协同创新里程碑:宁波太学眼科ICL临床合作认证中心正式启动

  活动中最受关注的是上海专家团队与本地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周激波教授带来的 《眼内镜手术的安全密码》 主题演讲,结合 20 余年临床经验与国际学术视野,从技术创新、适应症拓展、个性化诊疗三个维度解析行业前沿动态。周教授的分享,既展现技术前瞻性,更强调了本土化创新的重要性。另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原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吴莹教授,未来将通过 每周远程会诊 + 每月实地坐诊 + 复杂病例联合手术 的三重机制,让宁波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上海的国际化诊疗方案。

  过去看上海专家,挂号难、排队久,现在宁波就能约到,还能现场制定手术方案。 现场咨询的患者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区域医疗协同的民生价值:宁波高度近视人群日益增多,有不少患者因为角膜条件不足无法接受激光手术,ICL 技术的成熟应用与上海专家的常态化参与,正为这部分 疑难近视患者 打开新的希望之门。

  此次上海宁波医疗合作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 技术标准统一、专家资源共享、诊疗流程互认 的一体化模式。周激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宁波太学眼科的设备配置、人才梯队已达到国际水平,我们的合作不是简单的 专家下沉 ,而是通过技术平移、学术共建,打造可复制的区域医疗协同样本。 这种模式不仅让宁波患者获得即时性便利,更通过带教培训、病例研讨等机制,为本地培养出一支掌握国际前沿技术的屈光专科团队,从根本上提升区域医疗 自我造血 能力。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宁波太学眼科 ICL 临床合作认证中心的成立,无疑是一次突破性的探索 —— 它不仅为近视患者带来清晰视界的物理改变,更在医疗资源均衡化、诊疗服务精准化、健康管理常态化等层面,为区域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 宁波方案。当技术创新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当沪甬医疗协同破除地域壁垒,一幅 健康中国 的壮美画卷正从东海之滨徐徐展开。

  宁波太学眼科前身为创建于2003年的明视康眼科。2014年,明视康眼科加入台湾大学眼科(大陆注册为太学眼科)集团,更名为宁波太学眼科。2015年,台湾大学眼科集团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署医疗技术合作协议,互为医疗技术合作伙伴,同时引入台湾眼科专家技术,致力于建设成为浙东地区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

  宁波太学眼科现全面开展近视及老花激光手术、高度近视矫治(ICL)手术、医学验光配镜、儿童视光门诊、角膜塑形镜验配等项目,拥有专业的眼科医生团队,全球同步的设备,为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白内障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力求达到优质术后视觉质量。

  截至目前,太学眼科集团在中国宝岛台湾已有29个眼科中心,在大陆已于杭州、上海、苏州、开云注册注册宁波、金华等地设立了11家眼科诊疗机构,未来也将持续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