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的医生们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克拉斯米摄
9月1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医疗队医生鲍永珍(左)和孟庆娱正在为吉尔吉斯斯坦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魏安东摄
8月21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对所罗门群岛进行访问。图为前来就诊的当地民众在医院船上进行血压检测。黎 宇摄(新华社发)
8月27日,中国(江苏)第三十二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眼科医生董莉莉(右)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为当地患者检查。本报记者 侯露露摄
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摄
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从派遣医疗队、实施人才培养,到传染病防控、开展卫生援助,再到推广中医药、签订合作协议……中国积极深化同各国在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为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不久前,非洲疾控中心采购官员特斯法耶·海勒米查和同事们搬进了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新办公楼,“能在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新楼工作,真是太好了!”说起新的办公环境,海勒米查很高兴。
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对非合作旗舰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于今年1月竣工,总建筑面积为2.35万平方米,建设项目包括可容纳400余人的办公楼、配有3种等级共10个实验室的实验楼等,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
“非洲疾控中心的大型办公楼和多个实验室正是我们急需的!”非盟农业、农村发展、蓝色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委员若泽法·萨科说,该项目有助于加强非洲公共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和疾病防控能力。
今年6月,中方为非洲疾控中心组建了一支14人的技术服务团队,进行为期3年的技术服务及维修保障工作,并为非方相关人员提供系统性培训。会议系统配备的同声传译可以帮助非洲各国的工作人员无障碍沟通;会议系统的摄像头有追踪功能,可自动将发言人的图像显示到大屏幕上……“这些智能、人性化的功能给非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技术服务组组长杨宇杰说。
作为中非友谊和团结协作的标志性建筑,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将进一步助力中非双方开展公共卫生技术合作,帮助非洲国家筑牢公共卫生防线。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表示:“这是非中合作的成果,有助于增进非洲人民的健康福祉,彰显非中坚实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走进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下属国立医院眼科住院部,来往患者正有序排队登记、检查。阿依古丽老人面带微笑,亲切地用中文“你好”向中国医生打招呼。“我老伴明天就要手术了,我相信他很快就能恢复视力!”阿依古丽期待地说。
阿依古丽的老伴是医院最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塔兰特·穆塔利波夫。穆塔利波夫曾是一名医疗专家,一次因公受伤导致视力受损。为了治疗眼疾,多年来,夫妇二人辗转多地求医,都因老人的病情严重、手术难度高而未能如愿。
中国医生为穆塔利波夫带来了康复的希望。9月12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7名医疗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医疗队携带全套医疗设备抵达吉尔吉斯斯坦,在首都比什凯克开展为期14天的白内障复明医疗救治工作。这是中方践行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民众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承诺的实际行动,也是中吉两国在卫生健康领域密切合作的重要内容。
经过一系列细致、专业的检查和操作,医疗队队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侯宪如成功将带有矫正度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穆塔利波夫的眼睛,同时还针对他既往因公受伤引发的瞳孔粘连和角膜粘连,进行了瞳孔成形、角膜粘连清除术等高难度手术。手术后第二天,当覆盖的纱布从眼上被轻轻移开,穆塔利波夫激动地说:“我又能看到了!感谢中国医生!”
此次活动中,医疗队共筛查376人,完成33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在当地举办了多场眼科教学培训活动及学术交流会,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带教方式培训当地医生。吉国立医院眼科主任巴克特古丽·马梅托娃表示,中国医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材料和设备,还传授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中国的无私帮助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希望吉中医疗卫生合作越来越深入。”
近年来,“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带着中国医疗团队、设备和技术走出国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合作,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医疗队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许多患者等在诊室外,向中国医生们致谢。“患者的信任和感谢,让我们深受感染和鼓舞。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为增进当地民众健康出一份力。”中方专家组领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鲍永珍说。
吉尔吉斯斯坦议会议员埃森别科夫娜表示,感谢中方医疗队的辛勤工作,感谢他们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未来,希望吉中医疗卫生合作不断密切,友好情谊不断加深。”
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坐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闹市区,医院主体是一栋中国援建的综合性医疗大楼。走进干净明亮的中医门诊区,几名病患正在候诊区等待就诊。50多岁的金边市民娜塔患有肩颈痛,这是她第二次来这里诊治。“很高兴柬埔寨也有了中医诊所,我们有了更多优质的就医选择。”
2022年3月,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抵达柬首都金边,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开设中医门诊,建设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一年多来,医疗队持续发挥中医药临床诊疗独特优势,在柬推广中医药文化,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截至今年9月,医疗队治疗患者近2万人次;在柬埔寨全国开展30余次健康科普讲座和义诊,服务柬埔寨民众超过6000人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柬埔寨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产生兴趣,中医门诊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前来就医,许多外省的患者也会驱车几个小时专程来就诊。51岁的患者廷华家在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一次车祸导致他的右侧肩膀肿痛,无法活动,他专门赶到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中医门诊求助。中国医疗专家为廷华实施了手法复位术,配合中药帮助治疗后,廷华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中医治疗很有效果,感谢中国医生!”廷华说。
中医药的出色疗效得到了柬埔寨民众的广泛认可。目前,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中医门诊每天接诊患者超过60名,复诊率达66.8%。柬埔寨卫生大臣秦拉表示,希望柬中继续推进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建设,深化柬中在传统医学等卫生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两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医疗队队长远庚表示,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将继续通过在柬开办中医药文化研修班、举办传统医药论坛等形式,在当地推广中医药知识和疗法,并邀请柬埔寨医护人员赴中国交流学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不到一年,杨绍辉就夺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并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开云注册登录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从黄大年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无数教师在中国大地上延续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落成八周年之际,“中国天眼”核心阵科学和技术研讨会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召开,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谋划FAST核心阵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
纵观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规模成长迅速,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逐年提升。
“模型崩溃”是今年7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的问题。熊德意解读称:“真实的人类语言数据,其分布通常符合齐普夫定律,即词频与词的排序成反比关系。
现代生物育种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培育性能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新一代育种技术,是种业强国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