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近日公布2024年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成功获批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专科医院中位列榜首,展现国家级肿瘤专科中心的科技创新引领地位。此次获批的实验室涵盖新药临床研究、泌尿系统肿瘤精准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综合诊疗及肿瘤中医学科研创新四大前沿领域,标志着我院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实现了跨学科协同创新的重大突破。
作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集聚高端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方面具有战略意义。我院新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将聚焦肿瘤防治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重点开展原创性研究,通过医工交叉、医理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依托此次获批成果,我院已构建起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三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包含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6个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这一金字塔式创新矩阵的形成,不仅强化了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双向通道,更通过以平台育人才、以人才带团队的机制,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科学家搭建了优质平台。我院将充分发挥各级重点实验室的引擎作用,深化临床问题-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持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国家肿瘤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肿瘤创新医药监管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副院长李宁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实验室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监管科学领域的关键问题,充分利用全国性肿瘤临床试验资源和经验,从提高基础创新转化效率、降低临床研发风险、健全受试者伦理保护体系、规范创新药物审评审批关键评价体系等多角度开展最贴近临床实践的监管科学研究,为监管决策提供有力辅助。
泌尿系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专家邢念增教授领衔,携手京东方再生医学共建。该实验室专注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致力于研发CGT新技术,构建临床前评价体系,降低成本,推动IND申报与临床试验,建立应用标准及风险规范。旨在打通产学研医链条,培育人才,加速成果转化,为实体瘤患者带来新希望,助力生物医药事业发展。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赵宏教授领衔的“消化系统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北京可瑞生物与上海优替济生共同组建。实验室聚焦实体瘤治疗的关键问题,开云注册注册进行抗原靶点鉴定、CAR/TCR分子发现,明确抑制性微环境因子,筛选功能增强元件,优化细胞制备技术,推动床旁制备策略与疫苗联用,开发通用型TCR-T细胞产品,旨在发展前沿实体瘤治疗技术,提高基因修饰免疫细胞及肿瘤疫苗疗效。